為什麼孩子遇到危險時應該喊“媽媽”而不是“救命”

沒有任何一個字能像「媽媽」這樣深深地觸動我們的心。正是這種效應在緊急情況下常常被證明非常有用。如果孩子遇到困難,他或她喊「媽媽」而不是「救命」可能是有意義的。重要提示:雖然此策略可以提供幫助,但並不完全建議。在本文中,兩位專家解釋了兒童在危險情況下應該如何最好地表現。

大多數母親都能證實這一點:如果她們聽到某個地方有孩子呼喚母親,警鐘就會立刻響起。因此,在危險情況下,如果孩子完全依賴這種策略,將會很有幫助。

許多孩子發現更容易呼喚媽媽

來自紐約的神經心理學家薩南·哈菲茲證實“家長網」:「叫『媽媽』是熟悉且平靜的。在可怕的情況下,孩子可能難以呼救。對他們來說,向與他們有情感聯繫的人呼喚可能會更容易。

雖然「救命」這個詞看起來更緊急,但喊「媽媽」更容易引起大人的注意。母親們對此反應尤其強烈,她們往往會衝過去幫忙——即使她們聽到的呼喚不是自己的孩子。

前聯邦調查局特工特雷西沃爾德也證實了這一點。然而,她警告說:“當有人需要幫助時,‘幫助’是普遍接受的表達方式。告訴孩子們在遇到危險時只喊‘媽媽’,實際上就排除了一半可能提供幫助的人。”

吸引有針對性的注意力

相反,她建議:“告訴你的孩子盡可能多地發出聲音,並大喊‘救命’和‘不’。說‘我有危險’也很有效。”

原則上,她認為,如果可能的話,建議孩子在孩子迷路時向有孩子的婦女尋求幫助是有意義的。

薩南·哈菲茲強調,教導孩子觀察周圍環境並向任何他們認為可靠的人尋求幫助(無論性別)非常重要。 “鼓勵孩子們傾聽自己的直覺。”

結論

「媽媽」這個詞對孩子來說具有情感意義,在緊急情況下既可以讓人安心,又可以發揮作用。然而,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一策略的局限性。喊「媽媽」主要是為了吸引母親的注意,並可能排除其他不屬於「媽媽」類別的人。因此,專家建議教導孩子大聲、清晰地呼喊“救命”,並大聲地吸引人們的注意。此外,孩子應該學會傾聽自己的直覺並向值得信賴的人尋求幫助。良好的安全策略教育對於保護處於危險情況的兒童至關重要。